首頁 > 科研動態
男子感染新冠病毒竟將癌癥治愈?事實究竟如何?
最近在醫學界有個消息刷屏了:61 歲癌癥晚期男子,感染新冠后竟將癌癥奇跡治愈。嚴格來說,這并不算是完全杜撰的消息,而是基于一個真實的病例演變而來。
病例回顧
自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被發現以來,各類消息及研究報告刷新著人們的認知。這則病例于今年1月2日在《British Journal of Haematology》報道。
英國特魯羅皇家康沃爾醫院血液科的Sarah Challenor和David Tucker在一篇題為“SARS‐CoV‐2‐induced remission of Hodgkin lymphoma”的文章中提到,一位61歲的癌癥患者從新冠肺炎(COVID-19)中康復后,體內腫瘤竟然逐步消退了。
這名患者來自英國,此前曾因進行性淋巴結病及體重減輕而轉介血液科,預示著其可能發展為惡性淋巴瘤。后來,患者因繼發于IgA腎病的終末期腎衰竭而接受血液透析。在接受腎移植失敗之后,他已經連續3年停止免疫抑制治療。
對鎖骨淋巴結的細針活檢顯示,這位患者是感染了EBV(Epstein–Barr virus)的霍奇金淋巴瘤病人,并且FDG-PET/CT顯示其處于疾病晚期階段。在確診霍奇金淋巴瘤不久后,這名患者就因呼吸困難而住院,隨后被確診為COVID-19并開始接受治療,期間臨床醫生沒有給這名患者進行糖皮質激素或免疫化療治療。11天后,患者出院回家療養。
4個月后,神奇的事情發生了。患者身上淋巴結病變明顯減少,并且臨時PET/CT掃描顯示淋巴結病變廣泛消退,EBV病毒PCR也從一開始的4800拷貝/ml下降到413拷貝/ml。
基于此前的案例,在這篇文章中,研究人員猜測可能是SARS-CoV-2感染引發了患者體內的抗腫瘤免疫反應,從而導致霍金奇淋巴瘤的消退,作用機制可能是病原體特異性T細胞與腫瘤抗原的交叉反應以及感染時產生的炎性細胞因子激活自然殺傷細胞。
不過,論文作者只是提出假設,并沒有深入進行試驗對假設做出驗證,也沒有對患者的免疫細胞進行任何分析。
那么這則消息又是怎么火了呢?在論文中,對病情的描述使用的是緩解,但是在后來的傳播往往被描述成了治愈。
根據腫瘤、癌癥的臨床治愈標準,患者需要達到完全緩解,并且在病灶消失之后,至少需要 5 年隨訪時間,保持不出現復發。很顯然,上述病例的復查時間只有 4 個月,離到達臨床治愈還有很遠的距離。
在全球出現大疫情的當下,人們對醫學研究也有著更強烈的關注,專業雜志在審稿時也會考慮到研究對社會的影響,如果感覺更多的人會對研究的內容感興趣,論文獲得發表的可能性就比較大。
但是,媒體和大眾對研究內容關心的角度,與專業雜志論文審評角度是不一樣的。即便是一個嚴謹的結論,也存在被過度解讀,甚至是曲解的可能性。一個體外實驗結果就能引得不少人連夜排隊,我們對于相關內容的傳播就應當更加謹慎。
中科啟帆醫學編譯是醫學領域高端科研服務平臺,專注于:SCI論文,修改/翻譯/潤色,SCI論文評估,投稿,科研服務,生物醫學研究,科研課題設計,開課報告等服務,協助廣大醫務工作者順利完成基礎醫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