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科研動態
最新資訊 | 海外中醫師的實踐探索:用現代科學語言闡釋中醫理論
中新社北京11月17日電 (劉洋)“如何向外國患者解釋中醫術語一直是個難點。用現代科學語言將病癥具體化或是一種可行的方式。”美國紐約執照針灸師李鳴日前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表示。
日前,第二十屆世界中醫藥大會在菲律賓馬尼拉閉幕。近年來,中醫藥文化的海外傳播力和影響力不斷提升,海外中醫藥行業發展正呈現新變化,從業者也在不斷探索中醫推廣新模式。
李鳴畢業于北京中醫藥大學。在校期間,他結識了在美國做中醫師的校友,并通過他們了解到當地中醫藥的發展歷程和現狀。
“美國的針灸師數量很多。隨著中醫藥的傳播愈加廣泛,各州對中醫師行醫的法律保障逐漸趨于完善。相關醫療保險覆蓋種類不斷增多。”李鳴表示,美國的中醫藥行業發展前景可觀,因而他選擇前往美國成為一名針灸師。
在美國行醫的三年來,李鳴深感語言和文化差異帶來的溝通隔閡。如何將中醫的陰陽五行理論和各種病癥原理解釋給外國患者并讓其信服始終是個問題。
“對不了解中醫理論的外國患者,我們在與其交流時要通過具體癥狀讓其理解中醫的理論。”李鳴舉例說,一些患者心火大,他會詢問其是否有口瘡、舌尖紅等癥狀,進而解釋中醫學對這些癥狀的闡釋以及相應的調理方式。
李鳴告訴記者,前來的患者中不乏當地醫生,一些骨科醫生因長期手術導致肩頸酸痛而到中醫診所進行治療。面對具有專業醫學知識的病人,李鳴利用解剖學知識,從頸椎周圍的肌肉群和穴位入手,向其解釋中醫的診療方法。
“中西醫擁有不同的語言體系。用現代科學語言介紹中醫的診療原理和手段更易獲取外國患者的信任。”李鳴說,通過此種方式和治療效果,他所接待的患者愿意接受更多種類的治療手法,并向親朋好友推薦中醫診療。
此外,李鳴表示,隨著當地民眾對中醫認可度的不斷提高,中醫診所治療的病癥趨于多元化,不再局限于痛癥。以往,當地患者多是尋求針灸治療。而現在,購買中草藥的患者數量正在上升。
“在提升當地民眾對中草藥的接受程度方面,我們還有很大作為空間。外國患者希望知道中草藥的作用機理及其副作用。相關的藥理研究和多語種宣傳還需加強。”李鳴說,目前相關的宣傳講座仍然局限于華人圈子,從業者們也在思考如何讓其“破圈”。
在毛里求斯,神經外科醫生路星也在嘗試用各種方式助力中醫文化的傳播。
路星曾在廣西醫科大學學習臨床醫學,后攻讀神經外科碩士學位。九年里,他與中醫結下了不解之緣。他告訴記者,外科病人在接受治療后或伴有諸如面癱等的后遺癥,中醫的診療手段在緩解和治療這些后遺癥方面有不錯的效果。這也讓他萌生了在毛里求斯推廣中醫文化的念頭。
回到毛里求斯后,路星開辦了“御康堂健康中心”,提供中醫問診、針灸、推拿、拔火罐等診療方式。
“這些年來,我遇到的最大問題就是向毛里求斯人解釋什么是脈絡、濕氣、脾虛這些中醫術語。”路星說,為了讓中醫理論更具象化,他和團隊采取中西醫結合的方式,通過醫學儀器出具診斷報告,用當地人熟悉的醫學診斷結果來解釋中醫的理論。
綜合幾年來推廣中醫的經驗,路星在社交平臺上發布了一本可供大眾免費下載的電子書。他在書中介紹了中醫的理念、常見診療手段、技術操作流程、并發癥及處理方案等,希望借助社交媒體的力量讓更多人了解中醫。
“中醫推廣還有一段路要走。我希望毛里求斯和中國能進行更多中醫學術交流實踐活動,培養毛里求斯中醫師的知識技能。”路星說。
文章來源于中國新聞網,版權或知識產權歸原作者所有。本平臺選用僅用于科普,不作任何商業用途;若有異議,請及時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