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科研動態
為何“健康壽命”比壽命更重要
日前刊登美國《時代》周刊網站文章《為什么“健康壽命”可能比壽命更重要》。報道摘要如下:
美國人平均預期壽命(2022年的估測值為77.5歲)與他們在完全健康狀態下的生命年限(世界衛生組織最新數據為66.1歲)之間仍存在巨大差距。專家常把這一缺口稱為“壽命”和“健康壽命”之間的差距。人們也越來越注重后者。
美國的預期壽命最近100年來實現了大幅提升,1922年出生的美國人預期壽命為59.6歲,而2022年出生的人預期壽命增加到了77.5歲。然而健康壽命提升并不顯著,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癌癥、癡呆癥和心臟病等與年齡相關的慢性疾病發病率居高不下。但這不是美國獨有的問題。根據世衛組織2019年的估計,全球預期壽命已升至73.4歲,健康壽命則是63.7歲。
對一些研究人員、決策者和企業家來說,縮小壽命與健康壽命之間的差距是一個吸引人的目標。聯合國將2021年至2030年認定為“健康老齡化的十年”,美國心臟協會正努力在此期間將美國人健康預期壽命至少延長兩歲。一些初創企業正在推銷例如DNA檢測等解決方案,就有助于延長健康壽命的飲食和鍛煉方式給出個性化建議等。去年年底,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宣布一種可能延長犬類壽命的藥物具有“合理的有效預期”,讓這種藥物朝著獲得有條件批準又近了一步。
但也有人認為,延長健康壽命不應只通過藥物開發。生物倫理學家伊齊基爾·伊曼紐爾就認為,開發逆轉衰老的新藥至少在一開始迎合的只是有錢人,醫療系統應著力解決長期存在的健康問題,包括高血壓、糖尿病和孕產婦及嬰兒死亡等。他認為,終身健康很大程度上還與營養豐富的飲食、充足的睡眠和運動以及充分的社會支持有關。在他看來,相較于追逐未來可以不老的“白日夢”,當務之急是倡導大家養成良好生活習慣并更好地利用現有醫療手段。
文章來源于新華網,版權或知識產權歸原作者所有。本平臺選用僅用于科普,不作任何商業用途;若有異議,請及時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