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科研動態
低血壓有時比高血壓風險更大!快看看您有這樣的困擾嗎
一直以來,人們只知高血壓有害,殊不知血壓過低同樣會對身體產生不利影響。
低血壓是指體循環動脈壓力低于正常的狀態,最常見于生長發育過程中的青少年、體質虛弱者以及老年人,特別是患有嚴重心腦血管病(例如心肌梗死、心衰)的患者。
一般情況下,收縮壓低于90mmHg、舒張壓低于60mmHg,臨床診斷為低血壓癥。但對于高血壓患者、特別是已經發生心腦腎并發癥的患者,以及存在血管硬化、狹窄的老年人而言,血壓尚未低至這一水平,也可能出現低血壓癥狀。
低血壓可能導致眩暈、黑蒙、眼花、心慌、面色蒼白等,嚴重時可能發生眼前發黑甚至暈厥,進而導致摔傷,或是引發心絞痛等心腦血管缺血癥狀。
美國心臟協會指出,無癥狀的低血壓不需要進行干預。但嚴重的低血壓可能是心功能不全的表現,可能引起重要組織缺氧。
高血壓治療
高血壓患者在接受降壓藥物治療過程中出現血壓過低或懷疑低血壓癥狀,應及時找醫生調整治療方案,視情況減少藥物種類或減小藥物劑量。
已經患有冠心病者,更要注意低血壓的問題,因為舒張壓低于60mmHg可能會減少心肌供血,對患者產生不利影響。遇到這種情況應該及時咨詢醫生。
體位性低血壓
人從坐位到立位或臥位到站位時血壓會變低。體位性低血壓的診斷標準為從臥位轉為立位3分鐘以內,收縮壓下降≥20mmg或/和舒張壓下降≥10mmHg,伴或不伴各種低灌注癥狀的臨床綜合征,一過性黑蒙為典型癥狀,在中老年中更常見。
糖尿病自主神經病變,限制了血管內容量變化的代償功能,易發生體位性低血壓,服用高血壓藥物后也容易發生體位性低血壓。經常發生體位性低血的患者在變換體位時要慢,比如下床前坐5分鐘再站起。
餐后低血壓
診斷標準是進食后2小時內收縮壓比餐前下降20 mmHg以上,或餐前收縮壓大于等于100 mmHg,而餐后收縮壓小于90 mmHg,或出現臨床癥狀者。
多見于高血壓、糖尿病、帕金森病的老年患者,早餐后最常見,但中餐、晚餐后也可發生。進食過后,為促進消化功能,人體血流重分布,胃腸道血流增加。
為避免餐后低血壓,患者可在餐前飲水,減少碳水化合物的攝入,在餐后平躺一段時間,嚴重者可少食多餐。
體質虛弱
體質虛弱者、青少年、缺少運動者及女性發生低血壓的機會較多,有的沒有任何癥狀,有的可能出現頭暈、乏力、氣短、精神不振、易疲勞等。有些女孩為了瘦身,過度節食或者飲食結構不合理,導致體內營養供應不足,產生低血壓的癥狀。
季節性低血壓
在天氣炎熱的夏天較為常見,因出汗過多導致血容量減少,加之血管擴張而會出現血壓降低,患者可有暫時性的頭痛、頭暈、胸悶、氣短等癥狀。
一些冬季去南方避寒的老年人也有可能出現類似情況。值得注意的是,當人體逐漸適應氣溫變化后,不少人的血壓又會恢復至原先的水平。
洗澡
洗澡水溫過高時全身血管擴張明顯,導致低血壓、腦供血不足。建議洗澡時間不超過20分鐘。
心臟疾患
心動過緩、心律失常、主動脈瓣狹窄、二尖瓣狹窄、心肌梗死、心力衰竭是心源性低血壓的主要原因。只有通過治療原發病才能改善癥狀。
藥物
非降壓藥物也可能導致血壓降低,使用以下藥物時應定期監測血壓:
α受體阻斷劑;
β受體阻斷劑;
三環類抗抑郁藥;
利尿劑;
抗帕金森病藥物;
西地那非(偉哥)
麻醉
麻醉醫師對患者進行控制性降壓:全身麻醉期間,在保證重要臟器氧供情況下,采用降壓藥物和技術,人為地將MAP降至50-65 mmHg,使手術野出血量相應減少,不致有重要臟器缺血缺氧性損害,終止降壓后血壓可迅速回復至正常水平,不產生永久性器官損害。
激素分泌異常
甲狀腺功能低下時甲狀腺素分泌減少或不能生物學效應減弱,患者的基礎代謝率下降,表現為粘液性水腫。心肌粘液性水腫時心搏出量減少,心率減慢引起低血壓;腎上腺功能低下時,皮質醇和醛固酮分泌減少,這兩種物質起到維持血壓作用。
麻妊
妊娠期收縮壓一般下降5~10mmHg,舒張壓下降10~15mmHg。仰臥位低血壓綜合征常發生在妊娠晚期,由于增大的子宮使下腔靜脈受壓,使回心血量減少,不僅影響重要臟器關注量,還可能導致胎兒窘迫。讓孕婦朝左側臥可緩解。
血液透析
高血壓是在需要接受透析治療的終末性腎病患者中是極為普遍的共病癥,而低血壓是常見的透析并發癥。透析中定義為收縮壓降低>20mmHg或最低值<90mmHg,在血液凈化治療過程中的發生率約20~30%。
當超濾速度超過血漿再灌注及機體代償能力時,即發生低血壓。透析液溫度、鈉濃度也是透析中低血壓的影響因素。透析中發生過低血壓的患者應在透析前停用降壓藥。
休克
低血壓是各型休克的重要體征。休克時交感神經興奮,兒茶酚胺釋放增加,外周動脈處于收縮狀態。由于微循環障礙,血液淤滯在真毛細血管內,致使回心血量減少,血壓下降。典型的有大量出血,血容量下降時發生失血性休克,嚴重超敏反應引起的過敏性休克,嚴重感染引起膿毒血癥并發感染性休克和嚴重心力衰竭,心輸出量急劇減少引起的心源性休克。
對于沒有心腦血管疾病者(特別是青少年),低血壓一般不需要藥物治療,重在預防。
首先,加強鍛煉、增強體質。每天堅持體育鍛煉是防治低血壓的有效措施。對于老年人,可以選擇些強度不大的運動,比如散步、騎自行車、游泳、太極拳、廣場舞等。
其次,合理飲食、加強營養。在生活中合理搭配膳食,不偏食,以保證攝入全面充足的營養物質。
1、多吃蔬菜和水果
由于蔬菜水果中含有大量的維生素、微量元素,平時應多吃一點,尤其是黃豆、黑豆、紅豆等豆類食品,對控制血壓有很大的好處。
2、多食補氣血、溫補脾腎的食物
老人低血壓要多吃一些可以補氣血、溫補脾腎的食物,如蓮子、桂圓、大棗、桑椹等果品,具有養心益血、健脾補腦之力,可常食用。人參燉瘦肉、當歸煲羊肉、田七燉雞等對低血壓患者均十分有益。
3、葷素合理搭配
低血壓患者應該加強營養,葷素兼吃,合理搭配膳食,保證攝入全面充足的營養物質,使體質從纖弱逐漸變得健壯。多喝湯,多飲水,增加鹽分攝入。
4、多吃補血的食物
如伴有紅細胞計數過低,血紅蛋白不足的貧血癥,宜適當多吃富含蛋白質、鐵、銅、葉酸、維生素B12、維生素C等“造血原料”的食物,諸如豬肝、蛋黃、瘦肉、牛奶、魚蝦、貝類、大豆、豆腐、紅糖及新鮮蔬菜、水果。糾正貧血,有利于增加心排血量,改善大腦的供血量,提高血壓和消除血壓偏低引起的不良癥狀。
5、適當吃一些刺激食欲的食物
伴有食少納差者,宜適當食用能刺激食欲的食物和調味品,如姜、蔥、醋、醬、糖、胡椒、辣椒、啤酒、葡萄酒等。
夏季是低血壓的高發季節,血壓偏低的人要注意多飲水、補充血容量,適當多吃一些含鹽量高的食物,防止血壓過度下降。低血壓者應避免長時間在悶熱的環境中站立。天氣炎熱時,應減少活動,避免蒸桑拿,不用過熱的水洗澡或泡腳,建議溫水淋浴。
高血壓患者一定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降壓藥,不要隨意更換降壓藥的種類和劑量;平時要注意變更體位時的速度,比如起床或由坐位起立時不要過急過快。餐后低血壓者,可嘗試餐前適量飲水、餐時不要飲酒、餐后適當休息、少食多餐等措施。
突發心慌、頭暈、黑蒙等低血壓癥狀,可立即采取平臥位休息;如患者已發生暈厥,家屬應立即將患者抬放到空氣流通處,或將頭放低,松解衣領,適當保溫,患者一般很快可以蘇醒。
如果癥狀長期得不到緩解,就要及時去醫院診治。患有冠心病、心絞痛、心肌梗死或心衰的患者,如果血壓過低,應該減少或避免使用可能引起低血壓的藥物。
文章來源于郭藝芳心前沿、醫學之聲、老年人健康食療,版權或知識產權歸原作者所有。本平臺選用僅用于科普,不作任何商業用途;若有異議,請及時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