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大片黄国产在线观看,国产成人无码午夜视频在线观看,亚洲av无码片区一区二区三区,一面膜上边一面膜下边视频

聯系熱線:010-5231-2302

首頁 > 科研動態

護好大腦晚年更幸福

瀏覽量:83 2024/6/4

大腦作為全身的指揮中心,是人體最復雜的器官,一旦受疾病困擾,就會出現很大問題。據估計,全球每3個人中就有1人會在生命中的某個階段患上神經系統疾病。神經系統疾病則是導致殘疾的主要原因,也是導致死亡的第二大原因。相反,有一個健康的大腦會帶來多種好處,包括降低許多慢性病的發病率,保障生活質量,減輕患者、家庭及社會的負擔,這些都有助增進老年人的福祉。


認知功能障礙、卒中、帕金森、心身疾病是神經科中最影響老年人生活質量的四類疾病,應盡早預防。


癡呆,控好輕度認知障礙最關鍵


癡呆癥是我們這一代人面臨的最大健康挑戰之一。我國癡呆癥總體患病率超6%,包括卒中等引起的血管性癡呆,由外傷、腦積水、肝性腦病等引起的癡呆,以及以阿爾茨海默病為代表的萎縮性癡呆。數據顯示,我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中約有1500萬癡呆患者,其中1000萬是阿爾茨海默病患者,這個數量居世界之首,未來30年患病人數將持續增長。


癡呆有三大臨床癥狀:一是認知功能下降;二是日常生活能力受損;三是精神行為異常癥狀。癡呆是一個致殘性疾病,不僅影響壽命,還可能導致患者喪失買菜等基本生活能力,影響生活質量。癡呆又是不可逆轉的疾病,長期治療會讓患者家屬和社會承受巨大的照護和經濟負擔。再加上癡呆患者易走失,會帶來一系列社會問題。


輕度認知功能障礙的早期識別、干預對于延緩或阻止癡呆的發生、發展極為重要。腦疾病導致的認知功能下降,如果社會功能相對良好,經他人提醒或協助,仍能獨立生活,就是輕度認知功能障礙。這是一種從健康到癡呆的過渡狀態,包含多種轉歸可能,既可穩定或好轉,也可能進展為癡呆。我國60歲以上人群中,輕度認知障礙的患病率為15.54%,約有3877萬人。彭丹濤告訴記者,他之前接診的一位50多歲的輕度認知功能障礙患者,原本維持著較好的認知和社會功能,甚至已經恢復到能工作的狀態,但因擅自停藥,錯過了最佳的干預治療時期,生活能力明顯下滑,如今還需要家人照料。


預防癡呆一定要趁早開始。低教育水平、高血壓、肥胖癥、抑郁癥、缺乏運動、聽力障礙、吸煙、糖尿病、缺乏社交、過量飲酒、頭部受傷和空氣污染,是預防癡呆可改變的12個危險因素。有研究顯示,控制上述危險因素,可延遲或預防40%的老年癡呆癥病例。有聽力障礙的人群應盡早佩戴助聽器,若出現認知障礙,一定要及時診治干預,遏制其進展為癡呆。目前,尚無有效方法可以逆轉或阻止癡呆的進展,所以做好全病程管理尤為重要,切不可半途而廢,甚至放任病情不管。


卒中,由“慢”變“急”重在預防


卒中,又稱急性腦血管病,俗稱“中風”,是一種高致殘率、高死亡率、高復發率的疾病。世界衛生組織數據顯示,卒中是全球導致死亡的第二大原因、導致殘疾的第三大原因。《中國卒中報告2020》顯示,卒中是我國第三位死亡原因,也是2019年我國傷殘調整生命年(包括因早死所致的壽命損失年和疾病所致傷殘引起的健康壽命損失年)的首要原因。與歐美國家相比,我國卒中患者發病年齡早10年,疾病負擔更重。


卒中最常見的原因就是動脈粥樣硬化,致使血管狹窄,繼發血管內血栓,導致大腦血流灌注不足,神經元壞死,最終出現急性缺血性腦梗死。若不能在4.5小時內溶栓,24小時內大血管取栓,致殘致死風險極高。此后,患者還需服用阿司匹林、他汀等藥物進行常規抗動脈粥樣硬化治療,抗血管內繼發血栓治療。預防卒中要根據個人情況分級管理:


1.零級預防。這類人群沒什么疾病,但可能有潛在的高血壓或高血糖等危險因素,需通過戒煙限酒、控制體重、積極運動和低鹽低脂的均衡飲食,預防高血壓、糖尿病、抑郁等疾病。


2.一級預防,又稱病因預防。這類人群已有明確的高血壓、糖尿病等引發卒中的疾病因素,除了改善生活方式外,還要積極治療相關疾病,控制病情。


3.二級預防,又稱“三早預防”——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這類人群已發生過卒中,重點是防復發,長期應用阿司匹林和他汀來治療動脈斑塊的同時,要警惕“小中風”等卒中早期信號。


4.三級預防,又稱臨床預防。即正在發生卒中的患者,要及時治療恢復,積極參與康復治療,減少相關后遺癥。


帕金森,四大癥狀不容忽視


帕金森綜合征不止是手抖,還可導致患者失去行走能力、生活不能自理,痛苦不堪。帕金森是一種中老年人常見的神經系統病變,是中腦黑質多巴胺能神經元出現障礙導致的運動性障礙,患者肢體運動會表現出僵硬、少動、震顫和平衡障礙四大典型癥狀。數據顯示,我國65歲以上人群患病率為1.7%,帕金森病患者人數超300萬。預計到2030年,患者數將達500萬人,幾乎占到全球患病人數的一半。


得了帕金森,如果不及時控制,隨著疾病的進展,會導致患者語言、活動能力受限,顯著降低個人社會功能和生活質量,導致高殘疾率和護理需求,以及護理人員的壓力和負擔。彭丹濤表示,帕金森危險因素有四點:一是年齡。研究發現,帕金森病的發病與年齡密切相關,發病率隨年齡增加而增加。二是遺傳。帕金森病患者中有5%~10%的人有家族史,有家族病史和攜帶LRRK2型基因者,更容易得帕金森。三是不良習慣,如吸煙、酗酒。四是接觸毒害環境,例如接觸除草劑、殺蟲劑等會增加患病風險。


目前帕金森病無法完全治愈,早發現就能為患者贏得寶貴的治療時間。早期對帕金森進行規范治療和全面管理,或可減輕運動障礙癥狀,讓患者恢復走路、活動等正常的生活自理行為。到了晚期,長期藥物治療效果明顯減退的患者可以考慮手術治療,包括神經核損毀術和深部腦刺激。此外,帕金森患者還應該進行語言、進食、行走和各種日常生活的訓練和指導,以提高生存質量。


心身疾病,常與其他疾病互為因果


心身疾病是一組與心理因素密切相關,卻以軀體癥狀表現為主的疾病。通俗地說,就是心理因素在疾病的發生、發展、病情變化過程中起重要作用。近年來,人群心身疾病總發病率呈明顯上升趨勢,老年人更是患心身疾病的重點人群。粗略估計,60%~70%的老年疾病都屬于心身疾病。以常見的焦慮抑郁為例,中國老年健康影響因素跟蹤調查發現,在我國60歲及以上的老年人群中,焦慮癥狀檢出率為12.2%;我國60~69歲老年人群抑郁癥狀的流行率為22.3%,70~79歲為25.0%,80歲以上為30.3%。從臨床上的具體??苼砜矗到y心身共患病最為突出,其次是神經系統心身疾病,再次是心血管病。可以看出,很多心身疾病和大腦健康密切相關。


此外,心身疾病作為一種共病,焦慮、抑郁等情緒問題常常與癡呆、卒中等疾病互為因果,惡性循環。有的老年人因癡呆、卒中、帕金森等慢性病引發了焦慮、抑郁情緒;有的老年人則因為情緒波動較大,導致血壓、血糖不穩,出現卒中;還有的因長期情緒不好,誘發了糖尿病、高血壓等,進而增加了癡呆風險。在一項包括57項研究結果的薈萃分析中,輕度認知障礙患者中抑郁的總患病率為32%。


如果老年人患有心身疾病,卻只治療軀體癥狀,就無法真正對癥下藥。防治焦慮、抑郁等心身疾病,早期識別是關鍵。老年人焦慮抑郁有幾點核心癥狀:興趣低,對生活中的很多事情提不起興趣,沒有主動做事的意愿;情緒低,總是悲觀,甚至情緒低落;精力不好,總覺得全身沒勁、疲乏無力。此外,還會有不明原因的頭暈、頭痛、耳鳴等軀體癥狀。如果老年人出現了上述癥狀,就應意識到可能出現心身疾病,應盡早干預治療。



文章來源于生命時報,版權或知識產權歸原作者所有。本平臺選用僅用于科普,不作任何商業用途;若有異議,請及時聯系刪除。

在線咨詢

聯系電話

業務咨詢

招聘咨詢

招聘咨詢

返回頂部